中國銀行業協會楊再平:融資租賃不跟銀行合作就難做大
這就使得資源配置能夠達到動態地最優。通過跨時空的交易,這種流動甚至能夠使得不同時點能夠流動,不同的空間能夠相互流動。這樣來使得資源配置的機會成本最小,這就是搞活實體經濟,金融搞活實體經濟的本質在于通過跨時空的交易使得資源配置的機會成本動態地趨于最小。這就是我們講的資源配置優化。
融資租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體現。一方面制造商或者是供貨商他有這個需要,需要找市場,需要去實現它的價值,或者是實現市場,尋找市場機會。另一方面從需求方來說他有自己的項目,但可能資金不足,不能一次性地購買,現在的資金不夠,但他本來設備的現金流能夠足以還本付息。所以融資租賃能夠把這兩個需求來連接起來。融資租賃在很大程度上它把這這個市場做成,所以是一個造勢的功能,沒有它,這兩個可能就做不成。如果沒有它做不成,通過跨時空的交易,通過物權的控制、對設備的控制。這里強調的是融資租賃它能夠把供貨方和制造商,需要設備的這一方的市場能夠做成,所以使得大小型設備能夠充分地實現它的價值,充分地流動起來。這是融資租賃能夠搞活實體經濟的一個點。處于一個高速增長的國家,或者是發展中大國這方面的需求很大。搞活實體經濟,融資租賃的作用非常地大。這是我要講的第二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做大融資租賃還有比較大的空間。第二個觀點:做大融資租賃非常有必要。這是搞活實體經濟所需要的。
第三個觀點:現在來看做大融資租賃還有很多的制約因素。包括法律上的因素,比如物權的控制界定不清。我們一直在跟高法進行溝通,他們也很積極我們每年在天津開這個會的時候他們都派人參加,今年的會議派了一個副院長去參加。高度重視,已經在做了。第二個是一種管理。分成兩個大的板塊,有時候三個。就是銀行系,然后外商、內商。但管理分成兩個,銀監會和商務部。這種環境下確實使它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規則,有很多的制約。
另外是資金來源,包括銀行系也有很多的制約。這個問題也還沒有解決。當然包括我們自己的人才,我們自己市場的規則,包括我們自己產品同質化的問題,等等。所以我們看到要做大確實有很多的制約。
第四個觀點:不妨從加大銀租合作來做。對融資租賃來說它的意義主要是在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資本優勢。第二,渠道優勢。第三,文化優勢。為什么在我們國家做大融資租賃一定要強調銀行,是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還有一個是資本市場引導的金融體系。我們國家它不簡單地是一個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可以說是一個極端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銀行資產超過90%,整個社會融資結構當中每個季度的人民銀行要公布社會融資的結構,通過銀行融資85%左右。但實際上還有公司債券,或者是國債這一塊實際上相當多是銀行持有。把這個考慮在內,銀行仍然占主導。在這樣的體系當中其他的金融品種,或者金融業務要包括,包括資本市場要離開銀行的話很難。我們做銀行租賃,做融資租賃的話很難回避。不跟銀行合作的話要做大恐怕很難。
有5百多家的融資租賃公司,其中19家銀行系的就占了2/3。之外的兩個板塊恐怕也要跟銀行加強合作。這是從租賃公司來說。從銀行來說融資租賃也有很多的好處。一個是混業經營,加速混業經營的步伐。
第二,通過租賃方面的產品、信貸能夠緩釋風險,因為有抵押、質押。
第三,跟租賃的合作可能會產生系列的銀行信貸,或者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對銀行來說是這樣。所以銀行與融資租賃的這種合作對租賃公司,或者是對銀行來說都是有意義,有好處的。我們之外的兩個板塊我覺得也需要加強,但現在有些辦法,不過銀行系有銀監會的辦法,都在鼓勵合作。
合作主要是在哪些領域,實際上合作的領域很寬泛,一般是租賃本身的存款就成為了銀行的負債,保證金,等等。租賃公司本身有很多租金。